
匿名
幼苗 (578分)

慈慧幼苗專家團隊
百年老樹 (2002284分)
2016-05-03 11:44
孩子有時候確實會「有樣學樣」,家長需明白有些情況是難於避免的,孩子年紀尚輕,有時候未能學懂分辨對與錯,眼見他人的行為(不論好與壞),孩子亦有可能模仿。家長面對孩子這個情況,其實毋須過分迴避,反而要把握機會讓孩子慢慢學習分辨行為的對與錯,建立良好行為︰
‧ 當孩子見到其他小朋友出現打人的行為時,家長可以教導孩子這個行為是不當的,孩子有可能未能完全理解,家長可試試透過圖書(有關這個行為)與孩子分享,讓孩子代入故事的角色中,更能掌握家長的教導,同時明白被傷的人之心情,從中孩子能明白打人是不當的行為。
‧ 孩子有可能真的「有樣學樣」,出現打人的行為,家長面對這情況時,可運用後果的管教模式,如當孩子出手打了爸爸,平時爸爸可能會跟孩子玩遊戲,那天請爸爸不要與孩子玩遊戲,這能讓孩子明白到當出現不當行為時,他是需要承擔後果的──失去與爸爸的玩樂時間。
‧ 孩子承擔後果時,有可能會出現哭鬧的情況,家長便可使用冷靜區,讓孩子冷靜下來,並告訴孩子,他的行為令家長感到傷心,這能讓孩子明白到他人的感受。家長想了解更多有關使用冷靜區的方法,可閱讀我們的專家文章:
(一)玩遊戲時又發脾氣?要孩子冷靜這一招最有效!
(二)用「冷靜區」又失敗?快來看成功父母的秘訣!
‧ 小朋友踏入求學階段,除了吸收知識外,需要學習與同伴相處和情緒管理。在課堂活動中,偶然出現插隊、小爭吵和碰撞的行為,在老師的教導和監督下,小朋友從中學會守規則、接受和表達、道歉、恰當說話等,這些與人相處的技巧對孩子的成長相當重要。
孩子的成長路途上,會面對不同的人和事,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,只要悉心教導,孩子就能慢慢學習分辨事情的錯與對。請家長加油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