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匿名
幼苗 (507分)

慈慧幼苗專家團隊
百年老樹 (2002284分)
2016-07-13 16:19
當孩子面對家長拒絕其要求時,孩子試以用哭鬧的方法來令家長滿足其要求,往往於街上發生此情況,家長有感不知如何是好,家長想了解如何不打不鬧孩子,亦能讓孩子改善其行為,我們就向家長分享一些小方法,從中改善孩子的情況︰
‧ 家長提及這個情況多於街上發生,孩子已有四歲多,家長可與孩子出門前約法三章,如今天我們會外出,當你看看不同的物件,你可以請媽媽陪你看看,不過我們不會買的,如果你扭計購買時,媽媽與你回家去。若孩子真的於街上扭計要買東西,家長必需要堅持,不應因孩子於街上哭鬧而買給孩子,只會令孩子覺得哭鬧能達到其要求。
‧ 當孩子遇到一些物件並要求家長購買給他時,家長可先回應孩子的感受,如「你見到這枝筆好靚,媽媽都覺得枝筆好靚,我們一起看看吧!」,這能令孩子不會第一時間要求購買,同時讓孩子感受到家長是明白他的,反之家長立即拒絕孩子,相對容易令孩子感到失望並以哭鬧表達其不快。
‧ 當孩子於街上看見一些物件而沒有要求家長購買給他時,家長可讚賞孩子,讓孩子明白到這是一個好行為,並能得到家長之認同,家長可以這樣說「媽媽今天好欣賞你,因為你今天出外時沒有見到東西便要求媽媽買給你,你真是做得好。」讚賞孩子時,家長可讓孩子知道當中的原因,從而令孩子的好行為得以建立。
家長可試試以上的方法,從而改善孩子的行為,建立孩子的好行為不是一時三刻就能做到的,要持之以恆,慢慢家長便能看到孩子的進步,家長加油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