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匿名
幼苗 (561分)

慈慧幼苗專家團隊
百年老樹 (2002284分)
2016-07-29 09:39
家長提及孩子已有三歲,當孩子遇到不稱心或做不到的事情,便出現哭鬧的情況,家長試用轉移視線或讓孩子冷靜下來,家長想了解更多方法讓孩子的哭鬧情況得而改善,我們可向家長分享一些方法︰
‧ 我們以孩子砌不到積木為例,家長可跟孩子說「媽媽知道你砌不到積木,你覺得好傷心,等媽媽幫幫你,我們一起再砌砌看。」,這樣說孩子感受到家長明白他的處境。家長協助孩子砌積木時,過程中家長可教導孩子說出自己的困難,如「剛剛媽媽見你傷心,因為砌不到積木,媽媽都擔心的,下次你請媽媽幫忙就可以的。」,這樣孩子明白到遇到困難時,可請他人的幫忙,而不需哭鬧。
‧ 孩子發脾氣時,家長提及讓孩子冷靜下來,冷靜過後家長應與孩子了解剛剛發生的事情,如以孩子穿不到衣服為例子,家長可與孩子討論問題的解決方法,「剛剛穿不到衣服,我們多練習一定會學懂的,媽媽一定會支持你。」,家長可先向孩子作出示範穿衣服,便請孩子跟你做一次,過程中多鼓勵孩子,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支持。
‧ 家長亦可透過圖書引導孩子發脾氣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,如《愛發脾氣的三角龍》、《胖胖熊發脾氣》等,圖書能讓孩子明白到發脾氣是會令身邊的人感傷心的,從而令孩子慢慢學習理解他人的感受,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及行為。看圖書的過程中,家長亦可試試問問孩子如何解發脾氣的問題,從中了解孩子能否運用其他方法表達自己的情緒。
孩子日漸長大,慢慢學習運用說話表達自己的情緒,家長對孩子的悉心教導,會令孩子的情況有所改善,過程中家長多給予孩子支持與鼓勵,這有助強化孩子的信心,面對困難時都能勇於挑戰。